吉网

隋朝首都(隋朝)

导读 很多人对隋朝首都,隋朝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1、隋朝:(公元581年—618年),共存在37年。2、 2隋朝

很多人对隋朝首都,隋朝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1、隋朝:(公元581年—618年),共存在37年。

2、 2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强烈不满。

3、中原各地都燃起了起义的烽火。

4、在短短的几年间,北至山西、河北,东到山东、江浙,南抵岭南,西达河西走廊,大大小小的义军就有数百支。

5、但这些起义军,没有统一的口号,力量相差悬殊,彼此之间又缺乏沟通、联合。

6、这些不足给了隋朝的腐朽统治以苟延残喘的时间与可能。

7、但与此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已不是铁板一块,而是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8、杨玄感、李密、李渊和宇文兄弟。

9、他们举起了反对隋炀帝的旗帜,并最终导致隋朝的灭亡。

10、 杨玄感是杨素之子,杨素死后,他袭爵楚国公,官至礼部尚书。

11、玄感善文学,好结交宾客,领导瓦岗军的李密就是他家的常客。

12、杨素晚年已遭到隋炀帝的猜忌,恰在此时杨素病逝,躲过了一劫。

13、而作为杨素后人的杨玄感,已经感到了处境的危险,他害怕炀帝翻杨素弑文帝、害忠良的旧案,致他杨氏一门于死地,为此他遂生杀炀帝之心。

14、大业五年(609年),玄感随炀帝西征吐谷浑。

15、其间,他就试图趁警备松懈、侍卫疲惫之时,刺杀炀帝。

16、其叔父杨慎认为时机不成熟,玄感才未施行。

17、大业九年(613年),炀帝二次东征高句丽,命玄感在后方督运粮草,当时百姓苦于连年征战、劳役繁重,怨声载道,人心思变。

18、玄感认为举兵讨伐炀帝的时机成熟了,遂与所督民夫讲:“当今皇帝无道,不顾百姓死活,玄感愿与诸位起兵杀无道昏君,救亿万黎民,如何?”听者无不踊跃相从。

19、这时,李密来到玄感大营,玄感问他下一步该去向哪里?李密为其献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是入河北,阻断炀帝归路;中策是取关中,据险而守;下策是向东都,率军攻占,但拖延不得。

20、杨玄感选择了攻占东都。

21、 由于东都守备严密,又有长安发兵救东都,炀帝又从前线调集部队回救东都,杨玄感两面受敌,力不能支,遂战败自杀。

22、杨玄感虽然战败,但他吹响了讨伐隋炀帝的号角,也使得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了分裂。

23、大批达官子弟投到杨玄感的旗下,参加讨伐炀帝的战争,隋炀帝不得人心,可见一斑。

24、 李密,父祖皆为周隋显贵。

25、密少时任东宫千牛备身,侍卫太子杨广。

26、后辞官,专心读书。

27、 大业九年(613年),杨玄感起兵反隋,李密曾做过玄感的幕僚,为其献三策,玄感兵败之后,李密被捕又设计逃脱。

28、大业十二年(616年)与瓦岗军首领翟让相识,二人戳力取得了一系列战役的胜利。

29、后来,翟让让位于李密,李密开始领导瓦岗军。

30、李密的瓦岗军对隋朝的统治,构成了极大的威胁,炀帝连年派兵企图剿灭瓦岗军,可是直到隋亡,李密的瓦岗军仍然活跃在河北、河南等地。

31、李密,一个达官之后,竟毅然辞官,后又与草莽英雄结伙,公开站在统治阶级的对立面上,说明他已对隋朝失去了信心,他不再用自己的才智改造隋朝,而是用于推翻这个腐朽的王朝。

32、他的想法代表了当时相当一部分官僚知识分子的心声。

33、 李渊,隋朝宗室,其母与隋朝独孤皇后是姐妹,所以李渊与隋炀帝是姨表兄弟。

34、隋末,李渊任太原留守。

35、李渊起兵反隋的目的就是称帝建国,毫无吊民伐罪的意思,可以说,李渊是趁火打劫。

36、从李渊建国的步骤也可明显看出他起兵的动机。

37、李渊宣布起义后,就直入关中,攻占了隋朝国都所在地长安,争取政治上的合法化。

38、然后他拥立尚未成年的代王侑为帝,遥尊远在江都的炀帝为太上皇,自己独掌大权。

39、李渊拥立代王,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而炀帝受困江都,四面楚歌,这实质上已经宣布了隋朝的灭亡。

40、待炀帝在江都被杀,李渊就迫不及待地逼迫恭帝杨侑退位,自己黄袍加身,建立了唐朝。

41、 而另一灭隋的关键人物是宇文兄弟,宇文兄弟指宇文述的三个儿子:宇文化及、宇文智及和宇文士及。

42、宇文述是隋朝开国功臣,是隋炀帝最信任的大臣。

43、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都曾违反炀帝禁令而获罪。

44、大业十二年(616年),宇文述死后,炀帝方才赦免两人。

45、当时,宇文兄弟也随炀帝来到江都。

46、大业十四年(618年),大量跟随炀帝来到江都的北方兵士,不愿久留南方,想设计逃回北方。

47、那时的江都,已人心不稳。

48、一部分下级军官得知了这个情况,想借助这些兵士的力量,也逃回北方去。

49、但这两股势力都不曾有谋反、弑君的打算。

50、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51、宇文兄弟正好利用了这两股力量,实现了弑君、兵变的目的。

52、三月十日,江都兵变发生,次日,炀帝被宇文兄弟缢死,隋朝灭亡。

53、末年的炀帝,满足于他大国梦想的“实现”,只知吃喝享乐,既无治国之心,又无兴国之力,可能他已经预感到自己的穷途末路了。

54、有一天,炀帝自己照着镜子,摸着自己的头,自言自语道:“这么好的头,不知谁来砍它!”面对如此颓废的炀帝,宇文兄弟遂决定弑炀帝。

55、 隋朝灭亡了,炀帝做梦也不会想到是自己的大臣、宗亲、亲信会举起反旗,伴着农民起义的汹涌澎湃的形势,借机夺取自己的性命、推翻大隋的江山。

56、 隋朝是中国历史的重要朝代,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57、但隋朝又太短命,仅仅38年。

58、它因何而亡呢?它亡于隋文帝的严刑峻法、不辨忠奸、听信谗言、擅行废立;它亡于隋炀帝的骄奢淫逸、好大喜功、滥用民力、民心丧尽。

59、而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的反隋力量,伴随农民起义的烽火,最终灭亡了隋朝。

60、 3留下的宝贵遗产: 完成祖国统一,结束了自东汉末年长期分裂的局面。

61、从此中国进入了和平、强盛的时代。

62、 修建畅通大运河和东都洛阳。

63、南北大运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丰功伟业这是不可辩驳的历史事实。

64、美籍汉史学家费正清在《中国:传统与变迁》中感慨:“在隋文帝和隋炀帝的统治下,中国又迎来了第二个辉煌的的帝国时期。

65、大一统的政权在中国重新建立起来,长城重新得到修缮,政府开凿了大运河(这为后来几百年间的繁华提供了可能),建造了宏伟的宫殿,中华帝国终于得以重振雄风。

66、” 亲自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西巡张掖)。

67、 重视教育、寻求典籍、开创科举、修订法律(改革创新)。

本文【隋朝首都(隋朝)】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