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昌河Q35 1.5L及其性能评价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2.模型的起源
在介绍Q35车之前,先介绍一下昌河车的背景和变化。长河汽车,相信稍微大一点的人都不会陌生。这是一家位于江西景德镇的老式汽车制造商。他们之前生产的昌河系列微客,以及与铃木联合生产的北斗、莲娜等车型,都曾风靡市场。但是,随着中国汽车市场的不断发展变化,大集团的战略优势越来越强,昌河汽车面对老式的大型国企和新兴的自主品牌越来越没有竞争力。2008年,昌河第一次嫁给长安汽车。婚后双方似乎都没那么幸福,于是昌河另寻东家,于2013年加入北汽集团。
关于大战略,我们就不多说了。就产品而言,BAIC对昌河真的很好。2016年,昌河推出了基于北汽SUV平台的Q35,这是昌河放下过去,重新出发的一款非常重要的产品。长河Q35售价6.58-8.69万元,价格段刚好落入主流自主小型SUV市场。将与长安CS35、江淮瑞风S3、新上市的东南DX3展开激烈竞争。本文测试的是自动智能版,也就是带自动变速箱的中档车型,售价8.29万元。
3.外观感知
昌河Q35和这个级别的大多数小型SUV一样,在设计上强调一种年轻有活力的感觉。无论设计质量有多高,整体看起来都相当和谐悦目。Q35的尾部设计,以及双色车身设计的应用,让它看起来相当独特,有辨识度。试驾的最后几天,无论是在路上还是停在路边,Q35经常会引起路人的注意,似乎它的设计确实有些与众不同。
4.字体大小
在车身尺寸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级别的几款车型之间有一些数据上的差异,但是都属于一个品类,昌河Q35的尺寸也是这个级别相对标准的小型SUV的尺寸。
5.车身细节
在车头,昌河的设计师相当大胆。他们把下进气格栅设计得很大,转向灯和雾灯设计得像一对獠牙,非常年轻动感。
17英寸的轮圈正好适合这款车身,童嘉228 v1也用于轮胎,这是一款非常标准的汽车轮胎。可以看出这款车的定位主要是在城市。制动卡钳也被漆成红色。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已经不需要自己改性喷漆了。
如今很多追求年轻化的SUV开始采用双色车身搭配,而昌河也用在Q35上,白色和浅蓝色的搭配看起来确实不错。C柱部分也刻意做出了悬浮车顶的效果,过渡更加自然。
后保险杠也设计有尖牙,与车头相呼应。
车尾没有使用昌河的logo,可能是为了追求更整体的设计,反而放了一排昌河的英文字母。我觉得这些字母如果间隔远一点,字体调整得好看一点,可能会有MINI或者保时捷的效果。
一个重要的细节:当后备箱门在外面打开时,按下这个黑色的小按钮。这个设计和传祺GS4差不多,昌河专门设计了一个手可以捏进去的位置,比传祺更细心。可惜的是,在实际体验中,这种设计还是不太好用,尤其是车脏的时候,我真的不想按那个按钮。
尾灯白天看起来很大,但晚上的灯光亮度相对一般。
配备LED日间行车灯的大灯和带透镜的近光大灯相对主流。
我们刚刚发现Q35的光,无论是远光还是近光,都有些发散,聚集不充分,这也影响了光的照明效果。而且,开一会远光再切换到近光,照明亮度的巨大差异会让你感觉好像大灯没开,落差有点大。当然,我们不是鼓励用户打开远光灯。更好的解决方案是制造商改善照明。
6.电力系统
长河Q35采用BAIC自主研发的A151发动机,动力输出数据,最大功率85kW,最大扭矩148Nm。这个功率输出数据也是这个级别的主流水平。基本上这个级别的那些1.5L和1.6L的自吸机都差不多。比如很多自主车型喜闻乐见的三菱4A91 1.5L,最大功率88kW,最大扭矩143Nm,基本就是一条水平线。
由于发动机里的每个人都是三心二意,自动变速箱往往成为最后的制胜点。这个价位车型的自动变速箱主要有两种解决方案:比利时Punch的CVT变速箱和爱信的4AT变速箱。北齐昌河选择了后者。事实上,4AT是一个很好的低价解决方案,我们也欢迎爱信的产品。毕竟经过了市场的检验。但是Q35上这个变速箱的齿轮之间的锁紧感并不清晰。我经常直接拉到2档,直行。
到看到仪表盘里的显示才知道自己没挂到D挡上;每次挂R挡我也是要再三确认一下。另外,变速箱的S挡和雪地模式都放在了挡杆右侧,驾驶员视线是有点被遮挡到的。7.实际动力表现
以前我们开丰田的4AT车时经常有这么一个感觉,就是起步那下动力特别轻快,无论排量多小,都是能在起步一刹那就扑出去。Q35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调校上似乎也是延续了这一思路,起步特别快,用澳迦的话来形容最为贴切:“0-40km/h的加速真的很快”。这种动力的特性也让Q35在市区拥堵路段开起来还是得心应手,换道卡位什么的完全不会吃出租车的亏,一副城市小精灵的派头。
但这发动机的马力也就那么大,中高速时的加速能力你就别指望太多了,很多时候只能等。而且这台发动机有着很传统的某些自吸机的特性,就是头段强、中段弱、中高段又能再爆发一小会儿,整个发力区间呈哑铃型。尤其是2000-3000转的发力是不够的,如果你开惯小排量增压机,对它中段的扭矩输出一定会不满意。但还是老话,这个级别的1.5L、1.6L车型基本动力都是这样,谨记“够用就好”会让你的心情轻松不少。
变速箱的调校功力还没有丰田那么高,敏捷性没有丰田的车型那么强,但由于这台4AT底子好,所以什么换挡顿挫啊、换挡时机把握什么的都让人满意,不会有多少怨言。换挡时转速落差大,高速时发动机转速高(100km/h时2800转)算是仅有的能挑的刺了吧。这个价位,有这么好开的自动挡,对消费者来说价值已经很高了。
8.性能测试
0-100km/h的加速成绩是15.83秒,和之前做的同为1.5L排量的奇瑞艾瑞泽5成绩差不太多,再次验证了这种排量级别的自主车动力都是半径八两的论调。有个插曲是我们第一次做测试时忘了关空调,成绩跑到了17秒开外,可见这种小排量车的空调对动力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具体的加速过程,起步初段确实是快,但后程的速度就比较慢,尤其80-100km/h,等的都让人有点心急了。
100km/h到0的制动表现倒还不错,38.99米的成绩是合格偏上的(尤其是针对其价位来看)。这台车的制动反应挺灵敏,无论是测试时还是日常驾驶,都感觉踩下刹车踏板之后的制动反应来得很快,看来刹车系统的建压时间很短。整个紧急制动的过程中车身也较为平稳,不会有明显沉头的感觉。
9.油耗测试
本来我们认为,这种高车身的SUV,配个自主发动机,再配个不以省油著称的4AT,应该在我们的油耗测试里不会有太出彩的成绩。没想到Q35做出来的成绩还是比我们预想中的好一些。
具体成绩请看上表。我们同样以1.5L的艾瑞泽5来做个参照,在高速油耗方面,Q35比艾瑞泽5要高,看来4个挡位在高速行车时的油耗还是没有CVT变速箱那么好。但在市区油耗方面,Q35的11.52L/100km的成绩比艾瑞泽5的12.5L/100km还要低,同时Q35做测试时的22km/h的平均时速也比艾瑞泽5要低,所以Q35的成绩可谓相当有含金量。我们还是那个观点:4AT虽然听起来有点落伍,但如果匹配没太多问题,平顺性和油耗什么的也都过得去,那就是适合普通老百姓的好东西。综合Q35的动力系统在各个环节的表现,我们认为虽然它没交出顶尖成绩,但也有水准之上的表现,完全对得起它的定位。
10.操控和乘坐表现
Q35的底盘调校并不像它的样子那般具有攻击性,2.8圈的转向是纯舒适设定的,底盘也是偏舒适设定的,跑一般的市区道路会让人感觉很放松。如果是坐在后排,能感受到的底盘弹跳要多一些,尤其是在过减速带时,这与同级别多数用扭力梁式后悬的车型表现都是一样的。
但在一些铺装不太好的路面,或者是被大车压得比较破损的路面,底盘就变得有些招架不住,速度越快,悬挂的反应速度就越跟不上,车身上下的跳动会比较多。在这个时候,底盘就会给人一种廉价感了。说起来,这个特性,和很多丰田的低端车型也是很像的。
不过,我也试过在弯道狠狠地操练过这台车,看似温文尔雅的它,其实也并不“软脚”。虽然车身侧倾有点大,但悬挂还是很撑得住,抓地力出色的佳通轮胎也能紧紧咬住地面,给人不小的信心。跟它相处越久,就越敢在弯中鞭策它。 就是一定要注意路面是否有减速带,弯中的减速带会导致后轮弹跳、影响过弯的轨迹。电子稳定系统的介入不会太早,也不会很粗暴,看得出来是偏向相信驾驶者、危急关头才会出来拉一把的那一类。虽然整台车开起来欠缺一些精密、高级的质感,但各个方面确实也没有显出太大的疏漏。现在的昌河出品,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11.静音表现和噪音测试
前面说到Q35开起来欠缺了一些高级感,其实最影响高级感的是它的车厢隔音,我们结合噪音测试来具体说。
首先在市区里开时,最明显的感觉是Q35的发动机声音很早就能传入车厢,你似乎一直都能听到发动机呼噜呼噜的运转声。在我们的原地3000转噪音测试中,Q35不仅比相近价位的帝豪GS明显高,而且比日产骐达直接高了近10dB,这说明它的发动机隔音确实做得不够好。
而在高速上面,除了发动机噪音,风噪声也是Q35车厢内的主要噪音来源。好在这时它也没有哪个方面的噪音特别突出,而是各方面噪音一起渐进增长,所以做出来的数据也还算看得过去。多提醒一句:坐在后排,由于离尾门更近,所以能比前排听到更多风噪声,安静程度比前排还要差一些。
12.烂路表现
Q35的定位比较偏城市,但估计也有很多用户会开着它去跑一些乡野小路,所以我们也到烂路上去体验了一下。和在铺装路上的体验类似,底盘在坑洞不断的烂路上弹跳会比较多,轿车化的偏薄的轮胎一方面也加大了传递震动的幅度。不过这台车的离地间隙还不算小,开烂路也让人比较放心,车架在不断的颠簸中也没有什么多余的异响传出。在公路上感觉偏向舒适的虚位偏大的转向,在烂路上倒反成了优势,不会过多反馈路面的颠簸信息,让人较安心。
13.车厢氛围与做工
昌河Q35的车厢设计风格有点常规和平庸,这让Q35的内饰和外观就显得个性上差异有点大。我们这台试驾车用的是黑色加深棕色的双色内饰,看上去整个氛围也有点暗沉,如果喜欢明亮氛围的消费者可以选择它的浅内饰版本。
Q35的这个内饰大的方面,如一些塑料接缝什么的做工还是可以,但一些细节方面如按键、旋钮的手感什么的,还是感觉有点松垮,这就让整个车厢的质感不能打太高的分数了。这也是它的车厢与CS35等一线对手的主要差距点。 另外我们这台里程数3000多公里的试驾车车内还是有一些新车的味道,这也是应该提升的。
车厢内的蓝色背光灯会显出一点廉价感,但各种主要操作按键全都是有背光的,不会为你的夜间行车操作带来任何麻烦,这个是要点赞的。
14.车厢细节
方向盘毫无意外地只有两向调节而且调节幅度很小,好在坐姿比较正常,留给腿部的空间还比较多。
样子比较标准的仪表,中间的行车电脑显示屏为单色,但平均油耗等数据还是比较实用。最需要适应的是最右侧的那个液晶油表,看起来很酷炫,其实就是等比例显示的六格,可别误以为最后一格可以跑很远哦。
高配车型有自动大灯功能,它的这个自动大灯调得挺出色,比之前测试的帝豪GS的自动大灯要聪明很多。
车窗只有驾驶位有一键降功能,规格有点低了。
这个空调出风口的造型其实是昌河以前用过的一个车标的造型,大家认出来了吗?
这一长排的控制按键也是需要习惯一下的,尤其是调音响音量,多数人都习惯了旋钮式,而这台车是按键式。
空调操作旋钮比较松垮,卡位也比较模糊,你不能光靠手感去感知自己拧了几挡,而要去看屏幕上的显示。
模仿某些豪车上的两个拉手设计,其实日常的实用度并不太高。
车厢内以硬质塑料材质为主,就是这一块彩色的材质稍软,而且也做了皮革缝线设计。
车厢内让我们最不满的配置就是安全带了,不知何故,这台试驾车前后的所有安全带在解开时都相当不顺畅,好像被卡住了一样,几乎是要两只手一起去拔才能拔出来。每次停车准备下车,车上各位就要开始和安全带扣“战斗”,场面相当尴尬。
15.多媒体系统
7英寸的显示屏悬浮于中控台之上,像是借鉴奔驰A级的一个设计。系统菜单的设计挺简单直观,就是这个屏幕的亮度有点不足,在烈日下阅读会有点吃力。
亮度不足的问题同样会困扰倒车影像系统。
这个屏幕也兼作为空调系统的显示屏了,可以直观看到空调系统的状态。
系统的亮点之一是支持安卓和手机的互联功能。安卓手机使用原厂数据线连接USB接口,而苹果手机则是连接HDMI接口。
系统的设置界面,由于这个屏幕离驾驶员是相对较远的,而上面的这些图标什么的又偏小,所以会为触控带来一定的麻烦。我们是不建议驾驶员在开车时去操作。
音响界面的歌曲、专辑显示什么的没有问题,但就是无法显示专辑的封面,这让整个音响界面瞬间就变得“斋”了很多。
16.座椅和乘坐空间
Q35的座椅看起来平平常常,坐上去也平平常常,不会觉得有多柔软舒适,但也没有很明显设计上的问题。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后排的头枕,造型真的相当科学,比前排的更加好,很适合长途的时候坐着美美地睡上一觉。
后排的安全带和头枕配置齐全,比较遗憾的是中间位置的手枕是欠奉的。
后排的地台基本做到了全平,但空调出风口和这个级别的多数车型一样也欠奉了,而且储物格、充电口什么的也都完全不提供。
实测空间对比,我们找来了同级标杆车型长安CS35、最新上市的车型东南DX3,还有低了半级的绅宝X25来对比一下。可以看到昌河Q35的空间表现属于同级中等偏上水准,头部空间表现尤其不错。同时我们也看到,现在这种所谓的小型SUV,很多车型在后座空间上其实并不逊色于很多紧凑级SUV,这可能也是很多消费者青睐它们的重要原因。
17.储物空间
Q35的车内储物空间设计也同样是非常常规,基本上该挖出储物格的地方它都挖出来了。什么扶手箱、手套箱、车门储物格等,容积也都是正正常常的。在使用中觉得比较顺手的,是它在最大的那个排挡前方储物格内安排了12V电源和USB接口,充电、听歌什么的很方便。
18.尾厢空间
尾厢容积也是这个级别车型的正常水准,值得表扬的一点是尾厢的内壁特地设计得非常平整,基本上就是你看到多少就能用多少。不太便利的地方除了前面提到的开尾厢门问题外,尾厢门槛也较高,会在搬运重物时造成不便。
两边的轮拱部分设计成了储物格,让尾厢变平整的同时,也多了一些收纳空间,很有想法的设计。
尾厢下是供应急使用的小尺寸备胎。
后排座椅在翻倒后会有一个颇高的台阶,基本上你想完整地把大件物品硬推进去是不可能的了,影响了尾厢的拓展极限装载能力。
19.使用便利性
在狭窄车位上下车便利性测试中,昌河Q35也是进出后排会困难一点,原因也同样是车门壁板太厚,会妨碍身体的进出。
车门基本上就是平板的样式,没有特别突出的尖角,只要不太用力,就不容易砸伤旁边的车门。
20.安全性
本文【昌河Q35 1.5L及其性能评价】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