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对如何评价奥迪A4全载以及奥迪A4全载的配置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
Allroad要卖给谁?
每个人都有梦想,但每个人都要面对现实。如果我只有一个梦想,我当然想和老板一样买一辆双座跑车,白天没事的时候在山上跑来跑去,晚上和志同道合的朋友聊天。但现实一,我喜欢傻乎乎地开着车,在各种井盖、减速带中寻找底盘性能的异同,雨天自由涉水,所以适合我的是底盘高的SUV其次,我喜欢去宜家取,喜欢到处运输折叠自行车,所以我需要一辆后备厢平台低但后备厢扩展能力强的旅行车。第三,我讨厌在狭窄的停车场停车,希望我的代步车能尽量小一点,短一点;现实:我喜欢喷直线,但不喜欢慢车。至少新车的加速能力不能弱于我的马自达3。
以上几点“现实”,A4 allroad完美契合。只能是A4全负荷,不能是更大的A6全负荷之类的。
对于A4 allroad的定位和目标群体,奥迪还是比较模糊的。他们想卖给什么人“谁能在工作和生活之间无缝切换”?其实这款车是打算这样卖给我的,麻烦制造者,对于SUV来说太高了,对于旅行车的通过性来说太差了。我知道像我这样的人不多,所以A4 allroad注定是少数。想买“大众”的人其实可以就此打住,但你可以继续认真,或者假装认真,看完下面的部分。
外观:也许你用笔画一下,就能大致画出这幅图。
我的评论:新一代A4 allroad的外观比上一代精致有活力多了。上一代的A4 allroad,不知怎么的,看起来总有点灰头土脸,感觉比城市属性更野性。新一代似乎已经擦掉了多余的一层灰,穿着西装打着领带向我们走来。实际上,这种车的中国用户主要是城市用户。设计过于狂野,偏离奥迪的科技豪华感,是不明智的,所以我喜欢这一代的外观。
另一方面,奥迪长期采用娃娃策略,这次A4从B8换成了B9,外观也没有太大变化,所以如果你没见过allroad的人,可以给他一支笔,让他按照国产A4L画一张allroad版本的草图,估计他也能画得很近。潜台词是:奥迪的旅行车,我可以想象它有这样的尾巴,没什么新意,只是酱紫色。不要跟我争“旅行车大概都是这样的”,我就不说阿尔法罗密欧了,就算是沃尔沃旅行车,尾部的设计也独特得多,经常给人新意。
那么如果只看正面,怎么区分A4L和A4 allroad呢?最直观的就是看网。A4L镀铬带横条,A4 allroad镀铬带竖条像奥迪SUV。
尺寸方面,与A4L类似,新款A4 allroad比上一代更长、更宽、更短。不过从奥迪给出的数据来看,allroad版本还是比普通A4 Avant底盘高了23mm,所以通过性肯定更强。最重要的是,在车身越来越短,通过性得到很好保证的同时,车内空间并没有受到很大影响。我测的前排座椅头部空间是97cm,相当优秀。难怪我坐在里面没有抑郁感。
车:注意几个新玩意。
A4 allroad的车厢氛围几乎和国产A4L一模一样:金属饰条、贯穿式空调出风口、全新MMI、手感一流的旋钮和按钮、电容式空调控制按钮、更好的人体工程学设计.高级车厢感是奥迪与其他豪华品牌竞争的重要武器。打断句:我喜欢这辆车,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喜欢它的车厢,真的很高级,很好用。
对于AllRoad的两款车型,我更倾向于买高配版本,因为虚拟座舱太耀眼了,这是新一代奥迪网装饰的精髓,而这款只有高配版本才有;还有BO音响系统,音效不错,高版本也是标配。倒车影像和导航也要求配备高配车。
ALL版本相比A4L增加了一些小装备,比如陡坡缓降。这个东西,不管你用不用。反正闻起来像SUV。
驾驶模式选项中还有一个越野选项。在这种模式下,四轮驱动系统的工作特性会略有不同。简单的理解就是要增强摆脱困境的能力。但是要记住,A4 allroad没有空气悬架,所以在越野选项中不能像Q7那样举升车身。
A4 allroad使用的quattro系统也是奥迪首款采用超科技的quattro系统。这一套东西,简单来说,就是除了变速箱后面的多离合器差速器,后轮轴还有一个差速器。这套东西的主要方向是降低后轮轴负荷,提高两轮驱动状态下的燃油经济性。事实上,奥迪新车上的多片离合器差速器比之前的托森和皇冠差速器更轻、更节能。为了证明A4 allroad是意料之中的,这次厂家还安排了一些越野设备让我们体验。如果这辆车容易操作,不要太担心。反正你也不可能真的开这种车去野外。对吧
吧?要豁车,你买普拉多去啊。严重离题了,我们回到车厢内。由于采用原版轴距设计,A4 allroad的后排远没有A4L大。A4L那个后排真是大到夸张,连大哥A6L和A8L都要提防着它。而A4 allroad的后座呢?这么说吧,腿部空间就是普通A级车的水平,不算拥挤但也没多富余。不过和A4L一样,A4 allroad的座垫长度也是有充分保证的,后排的乘坐舒适性比上代要进步很多。
尾厢:就差一点到完美
这种车型的尾厢一定要单独辟一部分来讲的。A4 allroad的常规尾厢容积有505L,而且是方方正正的505L,很好用。
放倒后座椅后,装载容积直达1510L,尾厢深度也从107cm直飚到189cm,躺下我也没问题。很可惜的是,后座在放倒后和尾厢地台是不能形成全平的,这在某些极限装载场景是会带来一些不便的。
尾厢内部的小机关不会缺少,明亮的LED照明灯、侧储物袋、放倒座椅的拉手、地台上的锁扣等等都有。地台上的这些锁扣多用来做固定网兜使用,以前长测江淮瑞风S5时让我们明白这种网兜有多么重要。但在A4 allroad我们没有看到网兜,不知是属于选装件还是试驾车未安装。
作为欧系旅行车,把行李厢与坐厢隔开的网格自然不可少。我喜欢叫这玩意为“狗网”,因为一般是用来把乘客和尾厢里的狗狗隔开用的。
行李厢的遮物帘为可变式,与Q7上的相同。平时用车时,可以让它与电动尾门联动,尾厢门开遮物帘开,尾厢门关遮物帘拉上,不用你手动去拉。如果你要做大型装载时,可以把遮物帘卷入帘管中,充分利用尾厢高度。与Q5那种固定式的遮物帘相比,这种可变式的遮物帘还可以利用卷帘管作固定物品之用,例如运载会左摇右晃的自行车时,可以用绑带把自行车绑在卷帘管上。这是我目前见过的最完美的行李厢遮物帘方案。Audi,Vorsprung durch Technik!
驾驶:唉,也就是那样……
奥迪车被很多人诟病,尤其是被Bimmer经常拿来当笑话说的,除了外观长得都很像,还有就是开起来都很像。经常试驾一台奥迪,开上一会儿,我心里就会默念:果然还是这个味……
但说两个相对论:一,转向确实很轻,而且仍然电子味道超浓,对于热爱开车的人来说,方向盘好像把你和车隔开了一般,但对于一般家庭用户,这个转向非常舒适且非常易上手;二,双离合变速箱确实如阿卓所说反应(降挡反应)偏慢,不知是不是为了提高寿命,但平顺性让我满意。2.0T的高功率版发动机在爆发之后加速力度惊人,喷喷直线、跑跑分什么的绝对是优等生,这让你在微信群、QQ群里不至于潜水、看别人晒成绩。
针对allroad版的一个主要优点和一个主要缺点:优点是,尾厢被打通之后,车厢静音表现仍然出色,完全能体现出豪华品牌的身价;缺点是,车身变高之后,车身侧倾变得较为明显,我在场地里做定圆绕圈时,这车坐在车内感觉,侧倾就是SUV级别的。我想,A4 allroad某种程度上也是个“PLUS”的车,你用基础的底盘悬挂方案去带它,肯定是会有些弱势浮现出来的。就像14nm的神U骁龙625,带FHD没问题,但带2K肯定还是会有些小拖累的。
但那又如何呢?为了通过性能和尾厢,我愿意牺牲这些。
购买:你要设定一个自己的心理价位
好,该梦醒了,要继续搬砖去了。虽然A4 allroad是符合我“现实”的车,但毫无疑问我现在是买不起的,所以我还是冷静一点为大家提些购买建议吧。
从目前的官价来说,A4 allroad大概42-47万这个价格,我觉得符合它的品牌影响力和自身产品力水准。但我明白,能去下决心买这种跨界旅行车的人,多是那种对实用、功能特别在乎的人,而这种人,往往也特别在意性价比。例如略低一些的40-43万元,可以买到品牌弱了但空间大了的蔚揽Alltrack;同样在40万元(市场优惠会较大)左右,有车型偏老但旅行形象更深入人心的V60 CC。这些车都会抢走A4 allroad的客户。
从购买层面,我认为要除了要选自己的喜好之外,还要设定一个自己的心理价位:我愿出多少钱买蔚揽,我愿出多少钱买A4 allroad?记住你的心理价位,找销售磨,注意市场动向,这样才有可能达成最高的性价比。
精打细算。没办法,因为这也是台穷人开的车。
【奥迪A4 allroad(B9)首试印象】
突出优点:兼顾各方面需求的跨界旅行车概念;高品质的车厢;不错的车厢隔音水准;
本文【如何评价奥迪A4全载以及奥迪A4全载的配置?】到此讲解完毕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