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验问答 >

比屋词语解释

2025-07-07 02:18:41

问题描述:

比屋词语解释,有没有人能救救孩子?求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7-07 02:18:41

比屋词语解释】“比屋”是一个汉语词语,常用于古代文献或文学作品中,具有特定的语义和使用场景。在现代汉语中,“比屋”并不常见,但在理解古文或研究传统文化时,了解其含义仍有一定意义。

一、词语总结

“比屋”一词,字面意思是“相邻的房屋”,引申为“家家户户”。它常用于描述一个地区或社会中居民密集、生活富足、秩序井然的状态。在古代文献中,“比屋”多用于描绘繁荣的村落、城镇或国家的安定景象。

该词多见于《诗经》、《礼记》等经典文献中,也出现在一些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背景。

二、词语解释表

词语 拼音 含义 出处/用法 示例
比屋 bǐ wū 相邻的房屋;引申为家家户户 多见于古代文献 “比屋皆可封,贤者不居。”(出自《左传》)
表示居住密集、人口众多 用于描写社会安定、生活富足 “比屋而居,鸡犬相闻。”(出自《汉书·食货志》)
有时也表示和谐、秩序 用于描述社会风气良好 “比屋之民,乐业安居。”(出自《后汉书》)

三、使用场景与文化意义

1. 社会描写:在古代文学中,“比屋”常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繁荣与安定,如“比屋而居,衣食无忧”,表达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2. 历史记载:在史书中,“比屋”可能用于描述某一时期的人口密度或经济状况,如“比屋盈千,户口日增”。

3. 文学修辞:在诗词中,“比屋”常作为意象出现,增强画面感和意境,如“比屋炊烟起,村童笑语长”。

四、结语

“比屋”虽非现代常用词汇,但其背后蕴含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不容忽视。通过对其含义的理解,我们不仅能更好地阅读古代文献,也能更深入地体会古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描绘。

如需进一步探讨其他古汉语词汇,欢迎继续提问。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