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意忘形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还是中性词】“得意忘形”这个成语,常被用来形容人在取得成功或感到高兴时,表现得过于兴奋、失去常态。那么,“得意忘形”到底是褒义词、贬义词,还是中性词呢?下面我们从词义、使用场景和语感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词语解析
“得意忘形”出自《晋书·王衍传》:“衍虽处乱世,未尝有忧色,每与人谈,自谓‘得意忘形’。”原意是指因得意而失去常态,后来引申为因过分高兴而失去理智或举止失态。
- 得意:指因成功、满足而感到高兴。
- 忘形:指失去常态、举止失态。
整体来看,“得意忘形”带有明显的负面色彩,强调的是“得意”带来的“失态”。
二、词性判断
项目 | 内容 |
词性 | 褒义词 / 贬义词 / 中性词 |
判断 | 贬义词 |
原因 | 表示因过度高兴而失去分寸,常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行为失当 |
三、使用场景分析
场景 | 是否适用 | 说明 |
日常对话 | 适用 | 如:“他考试得了第一名,得意忘形,把试卷都扔了。” |
文学作品 | 适用 | 常用于描写人物性格或心理状态 |
正式场合 | 不建议使用 | 因其带有负面情绪,可能影响表达的客观性 |
四、总结
“得意忘形”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来形容人在得意时表现出失态的行为,带有批评或讽刺的意味。虽然它在某些语境下可以作为中性描述,但整体语感偏向负面,因此更倾向于归类为贬义词。
结论:
“得意忘形”是贬义词,表示因得意而失去常态,多用于批评或讽刺他人行为失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