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望的写作背景】《春望》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属于其“三吏”“三别”之外的重要作品之一。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战乱时期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深切同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杜甫展现了他对家国情怀的深刻思考。
一、
《春望》写于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此时正值安史之乱期间,唐朝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流离失所。杜甫当时被叛军俘虏,困居长安,目睹了战乱带来的惨状。他通过这首诗,抒发了自己对国家前途的担忧和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诗中,“国破山河在”一句,既描绘了国家破碎、山河依旧的景象,也隐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愤。“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融为一体,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哀愁。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诗歌名称 | 春望 |
作者 | 杜甫 |
创作时间 | 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 |
创作背景 | 安史之乱期间,杜甫被困长安,目睹战乱带来的破坏 |
主题思想 | 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对人民苦难的同情、对和平生活的渴望 |
艺术特色 | 情景交融、语言凝练、情感深沉 |
代表诗句 |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
三、结语
《春望》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寄托爱国情怀的作品。杜甫以其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情感,将个人遭遇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使这首诗成为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