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高路远不畏险下一句是什么】“山高路远不畏险”是一句富有力量和鼓舞人心的诗句,常用于表达面对困难时的坚定意志和无畏精神。它出自哪首诗?它的下一句是什么?本文将为你详细解析。
一、诗句出处与背景
“山高路远不畏险”最早出现在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中,全诗如下:
> 《马诗》·李贺
> 龙脊贴连钱,银蹄白踏烟。
> 无人织锦韂,谁为铸金鞭。
> 山高路远不畏险,雪满山中卧残阳。
> 野夫怒见不平处,抱剑长歌入太行。
其中,“山高路远不畏险”是该诗的第三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艰难险阻时的豪情壮志。
二、下一句是什么?
根据原诗内容,“山高路远不畏险”的下一句是:
> 雪满山中卧残阳
这句诗描绘了在大雪纷飞、天色渐晚的山中,依然坚持前行的画面,进一步强化了“不畏险”的精神内涵。
三、诗句含义总结
诗句 | 含义 |
山高路远不畏险 | 面对高山和遥远的路程,不害怕危险,表现出勇敢和坚韧的精神。 |
雪满山中卧残阳 | 大雪覆盖山间,夕阳西下,象征着艰苦环境中的坚持与孤独。 |
四、延伸解读
这两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险境的挑战,也反映了其内心的坚定信念。在现实生活中,它们可以用来鼓励人们在面对人生困境时保持勇气和毅力,不被困难吓倒。
五、总结
- “山高路远不畏险”出自唐代李贺的《马诗》。
- 下一句是“雪满山中卧残阳”。
- 整体表达的是面对艰难险阻时的无畏精神与坚韧意志。
如需更多关于古诗词的解析或相关作品推荐,欢迎继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