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徼是什么意思】“徼”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汉字,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但在古文或特定语境中仍有其意义。本文将从字义、用法及常见搭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
一、字义总结
“徼”字在《说文解字》中解释为“求也”,即“寻求、追求”的意思。它常用于表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行为,如“徼幸”、“徼求”等。此外,“徼”也有“边界、边塞”的引申义,多见于古代地理或军事文献中。
常见含义:
1. 寻求、追求:如“徼幸”(侥幸)、“徼求”(谋求)。
2. 边界、边塞:如“徼外”(边境外)、“徼道”(边境道路)。
3. 通“邀”:有“邀请、招致”的意思,如“徼人”(招引他人)。
二、常见词语与解释
汉字 | 词语 | 含义 | 出处/示例 |
徼 | 徼幸 | 侥幸,希望得到意外的好处 | 《汉书·霍去病传》:“以徼幸。” |
徼 | 徼求 | 追求、谋求 | 《后汉书·王符传》:“徼求利达。” |
徼 | 徼外 | 边境外 | 《史记·匈奴列传》:“北至徼外。” |
徼 | 徼道 | 边境的道路 |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修筑徼道。” |
徼 | 徼人 | 招引他人 | 《韩非子·五蠹》:“徼人之善。” |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古文阅读:在阅读古籍时,遇到“徼”字应结合上下文判断具体含义,尤其注意其作为“寻求”或“边塞”之意。
- 现代用法: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徼”字,多作为复合词的一部分出现,如“徼幸”、“徼外”等。
- 避免误读:不要将“徼”与“邀”、“侥”等字混淆,虽然它们在某些语境中有相似之处,但字形和本义不同。
四、总结
“徼”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字,主要含义包括“寻求、追求”和“边界、边塞”。在古文中常见,现代汉语中较少单独使用。了解其基本含义和常见搭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和相关词汇。
如需进一步探讨“徼”字在具体文献中的运用,可结合相关历史背景进行深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