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日常问答 >

虚与委蛇的出处

2025-08-17 07:12:23

问题描述:

虚与委蛇的出处,急!求解答,求此刻回复!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07:12:23

虚与委蛇的出处】“虚与委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人表面上敷衍、不认真对待,或指做事态度不诚恳、应付了事。这个成语虽常见于现代语境中,但其来源却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底蕴。

一、成语含义总结

成语 虚与委蛇
拼音 xū yǔ wēi yí
含义 表面上敷衍、不认真对待;或指人处事不真诚、应付了事
出处 《庄子·应帝王》
用法 多用于贬义,形容人态度不端或做事不认真
近义词 敷衍塞责、虚情假意、阳奉阴违
反义词 认真负责、诚心诚意、实事求是

二、出处详解

“虚与委蛇”最早出自《庄子·应帝王》篇。原文如下:

>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体尽无穷,而游无朕。欲实而不得,故以虚与委蛇。”

这段话的意思是:不要成为名声的寄托,不要成为谋划的中心;不要承担事务的责任,也不要成为智慧的主宰。要体验无限的境界,遨游于无形之中。想要实现却无法做到,因此只能以“虚与委蛇”的方式应对。

在《庄子》的语境中,“虚与委蛇”原意是指顺应自然、不执着于外在形式的一种处世态度。后来经过演变,逐渐被引申为一种敷衍、不认真的行为方式,带有明显的贬义色彩。

三、成语演变与现代用法

在古代,“虚与委蛇”并非完全贬义,而是强调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态度。但在后世的发展中,尤其是在明清小说和现代口语中,这个成语更多地被用来批评那些对事情不够重视、敷衍了事的人或行为。

例如:

- 他对于这份工作总是虚与委蛇,从不认真对待。

- 面对领导的提问,他只是虚与委蛇地应付了几句。

这些用法都体现了成语在现代语境中的贬义色彩。

四、总结

“虚与委蛇”这一成语源自《庄子·应帝王》,最初表达的是顺应自然、不刻意追求的哲学思想。随着时代发展,其含义逐渐演变为批评敷衍、不认真态度的词语。了解其出处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成语的本义与现代用法,避免误用或误解。

通过表格的形式可以清晰地看到该成语的来源、含义及使用情况,便于记忆与应用。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