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山早行古诗讲解】《商山早行》是唐代诗人温庭筠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全诗描绘了诗人清晨赶路时所见的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旅途艰辛的体会,也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一、诗歌
原文: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译文:
天刚亮,旅人就动身启程,马铃叮当响,心中却充满了对故乡的思念。
鸡鸣声中,茅草屋边挂着残月;板桥上留下行人的足迹,铺满了白霜。
山路上落叶纷飞,枳树的花在驿墙旁明亮地开放。
由此想起昨夜在杜陵的梦境,那里有成群的野鸭和大雁在池塘中游荡。
二、内容解析与艺术特色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温庭筠(晚唐著名诗人,以辞藻华丽著称) |
体裁 | 五言律诗 |
主题 | 旅途艰辛、思乡之情 |
情感基调 | 悲凉、孤寂、思乡 |
意象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枳花、杜陵梦、凫雁等 |
艺术手法 | 白描、借景抒情、虚实结合 |
结构特点 | 首联点题,颔联写景,颈联转承,尾联抒情 |
三、重点句子解析
句子 | 解析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开篇点明时间与地点,表达旅人离家远行的孤独与思乡之苦。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 这两句被誉为千古名句,通过简练的意象组合,勾勒出一幅清冷寂静的清晨图景,极具画面感。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 描写旅途中的自然景色,表现季节特征,也暗示行程的漫长与孤寂。 |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 尾联由现实转入梦境,寄托思乡之情,使全诗情感升华。 |
四、总结
《商山早行》是一首典型的写景抒情诗,通过对清晨旅途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其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诗中“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句更是被后人广泛传诵,成为写景诗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