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属于当期损益吗】在会计实务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一个常见但容易混淆的概念。它是否属于“当期损益”,是许多财务人员和学习者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其归属情况。
一、概念简述
1.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是指企业在持有资产或负债的过程中,由于市场价值的波动而产生的未实现收益或损失。例如,企业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如股票、债券)因市场价格变动产生的收益或亏损,即为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当期损益
指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通过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收入与费用,最终形成的净利润或净亏损。通常包括主营业务收入、成本、税费、管理费用等。
二、是否属于当期损益?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在特定情况下属于当期损益,但在其他情况下则可能计入所有者权益或其他综合收益。
情况 | 是否属于当期损益 | 说明 |
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 是 | 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应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 | 否 | 此类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计入当期损益,而是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最终影响所有者权益。 |
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 是 | 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号》,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时,其变动损益计入当期损益。 |
非交易性权益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 | 否 | 如某些长期股权投资,若按权益法核算,其公允价值变动一般不计入当期损益。 |
三、总结
综上所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是否属于当期损益,取决于具体的资产类型和会计处理方式。对于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投资性房地产等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资产,其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计入当期损益;而对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则可能计入其他综合收益或所有者权益。
因此,在实际操作中,企业需根据资产性质和会计准则要求,准确判断其对当期损益的影响。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会计科目的处理方式,建议参考《企业会计准则》及相关应用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