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鄙二僧的词语意思】“蜀鄙二僧”出自清代文学家彭端淑的《为学一首示子侄》,是一篇寓意深刻、发人深省的寓言式散文。文章通过讲述四川边远地区两个和尚的故事,阐明了“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强调了立志与行动的重要性。
一、词语解释
词语 | 拼音 | 释义 | 出处/出处原文 |
蜀 | shǔ | 古代国名,今四川一带 | “蜀之鄙有二僧” |
鄙 | bǐ | 边境、边远的地方 | “蜀之鄙有二僧” |
二僧 | èr sēng | 两个和尚 | “蜀之鄙有二僧” |
语 | yǔ | 话语、言语 | “语于富者曰” |
意 | yì | 心意、意图 | “吾欲之南海” |
语 | yù | 告诉、对……说 | “语于富者曰” |
富者 | fù zhě | 富有的人 | “语于富者曰” |
南海 | nán hǎi | 南方的大海,指普陀山等佛教圣地 | “吾欲之南海” |
何如 | hé rú | 怎么样 | “何如?” |
乃 | nǎi | 就、于是 | “乃买田间驴” |
以 | yǐ | 用 | “以钱买田间驴” |
之 | zhī | 去、到 | “吾欲之南海” |
然 | rán | 然而、但是 | “然则” |
其 | qí | 他(们)的 | “其贫如此” |
二、文章
《蜀鄙二僧》讲述的是一个关于志向与行动的故事。文中提到,四川边远地区有两个和尚,一个贫穷,一个富裕。穷和尚立志要去南海朝圣,富和尚问他:“你凭什么去?”穷和尚回答:“我有一瓶水,一只钵,就足够了。”富和尚听了之后,没有行动,只是感叹自己没有这个条件。后来,穷和尚真的去了南海,并且回来后告诉富和尚自己的经历。富和尚听了之后感到羞愧。
这篇文章通过对比两个和尚的不同态度和结果,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只要有决心,即使条件再差,也能实现目标;反之,即使条件优越,若没有行动力,也难以成功。
三、启示与意义
1. 立志是成功的前提:无论环境如何,只要心中有志,就有前进的动力。
2. 行动胜过空想:光有想法而不付诸实践,终将一事无成。
3. 条件不是决定因素:真正的成功来源于内心的坚持和努力,而非外在的资源。
4. 谦虚与自省:面对他人成功时,应反思自身不足,而不是一味羡慕或贬低。
结语:
“蜀鄙二僧”不仅是一个故事,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它提醒我们:人生的成功,不在于起点高低,而在于是否拥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愿每个人都能像那个穷和尚一样,勇敢出发,不负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