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优选问答 >

虚与委蛇历史典故

2025-08-17 07:12:47

问题描述:

虚与委蛇历史典故,求大佬给个思路,感激到哭!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8-17 07:12:47

虚与委蛇历史典故】“虚与委蛇”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庄子·应帝王》。这个成语原本用来形容人表面上敷衍、应付,不认真对待事情,后来逐渐演变为一种处世态度,表示对人对事采取模棱两可、不置可否的态度。

一、成语来源

《庄子·应帝王》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尧帝想要请许由出山辅政,许由却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不愿接受。尧说:“你若肯出来,天下将得到安定。”许由回答:“你已经治理得很好了,我何必再插手?我只是在山林中过着自由的生活,何必为了名声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于是,许由拒绝了尧的邀请,并说:“吾将为汝言之,汝其往矣!”意思是:“我要为你说话,你快走吧!”

庄子借此表达了一种对权力和名利的淡泊态度,同时也批评了那些表面谦逊、实则虚伪的人。后人将“虚与委蛇”引申为对人对事只做表面功夫,不真心应对的行为。

二、成语释义

词语 解释
表面的、虚假的
对待、应对
委蛇 同“逶迤”,意为曲折、不直率,也指敷衍、应付

整体含义:

指对人对事只做表面应付,不真诚、不认真,带有敷衍、搪塞之意。

三、用法与语境

“虚与委蛇”多用于描写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尤其是在官场、职场或人际关系中,常用来形容那种不直接表态、只做表面文章的人。它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暗示对方不够真诚或缺乏担当。

例如:

- 他对领导的提问总是虚与委蛇,从不给出明确答复。

- 在会议上,他只是虚与委蛇地点头,没有提出任何实质性的意见。

四、相关成语对比

成语 含义 与“虚与委蛇”的关系
模棱两可 对事情的态度不明朗 相近,但更强调立场模糊
左右逢源 处处讨好,善于周旋 更强调圆滑,而非敷衍
敷衍了事 只做表面工作,不认真处理 与“虚与委蛇”意思相近
虚情假意 表面上有情,实际无心 更强调情感上的虚假

五、总结

“虚与委蛇”源于《庄子》,最初是表达对权势的不屑,后来演变为对虚伪、敷衍行为的批评。在现代语境中,它常用于描述那些不真诚、不负责、只做表面功夫的人或行为。虽然它具有一定的贬义,但在某些场合下,也可被理解为一种处世智慧,即在复杂环境中保持低调与灵活。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成语 虚与委蛇
出处 《庄子·应帝王》
原意 表面应付、不真诚
现代用法 描述敷衍、搪塞的行为
语义色彩 贬义
近义词 敷衍了事、模棱两可
反义词 认真负责、坦诚相见

通过了解“虚与委蛇”的历史背景与现代用法,我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所承载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