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网

榨菜 真吃不起了?

导读 改革第一年,涪陵榨菜便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达1 5亿元,2002年销售额2 2亿元。到2008年,13家工厂全部实现工业化,年销售突破4亿。工业

改革第一年,涪陵榨菜便扭亏为盈。2001年销售额达1.5亿元,2002年销售额2.2亿元。到2008年,13家工厂全部实现工业化,年销售突破4亿。

工业化改革救活了涪陵榨菜。可是,想要杀出重围,这还远远不够。

不久后,其它头部榨菜企业也都相继引进了自动化生产线。大家又回到了同一起跑线。

周斌全发现,榨菜卖不动,是因为消费者认知度不够,即没有强有力的品牌。

2006年,电视剧《还珠格格》大火。周斌全请张铁林为涪陵榨菜代言,豪掷1400万抢下央视《新闻联播》后的黄金时段广告位。在知名度迅速提升下,涪陵榨菜通过线上的品牌打造和线下的渠道铺陈,抢占先机,成为唯一一家全国性的榨菜企业。

2010年,涪陵榨菜“中国榨菜数涪陵,涪陵榨菜数乌江”的广告语传遍大江南北。同年,涪陵榨菜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成为业内唯一一家上市公司。

2018年,涪陵榨菜的品牌价值达到132亿元,比老干妈还高。

而当初与涪陵榨菜差不多的鱼泉、铜钱桥、备得福等主要竞争对手丧失了先机,最终只能选择深耕区域市场,成为一方霸主。鱼泉榨菜集中于成都、北京市场,部分出口;铜钱桥主销区在哈尔滨;备得福主销区在沈阳;辣妹子则在南京、九江和柳州等地较为强势。

一片混战的榨菜行业,最终比的不是口味,而是现代化程度和品牌力。

但现在,提价不灵,多元化也不灵,落后者全力追赶,涪陵榨菜似乎也撞到它的天花板了。

站在这样的关键点上,它是继续向上突破,向多元化进攻,还是放弃继续高增长的期待,守住自己的阵地,考验着当家人的智慧,而且都是风险和机遇并存。

继续多元化,有可能会实现很好的扩张,但也可能连本来的阵地都丢掉。

过去类似的例子里,很多原本在一个行业优势明显的企业,一旦上市开始多元扩张,尤其盲目快速扩张,大多不仅多元化不成功,最后连本来的阵地都丢掉。

选择守住阵地,稳扎稳打,安安静静地做个榨菜龙头,它又可能无法面对资本市场的高预期。

从这个意义上说,很多规模并不大、已经在行业具有相当优势的企业,没有很清晰和坚定的未来方向,上市并不是什么好事。相反还往往既让自己被资本捧杀,又辜负投资者的预期。

涪陵榨菜进退两难。